此生希望有緣遇到此尊者~







他是誰? Who he is?

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全名是:至尊文殊妙音王‧賢善智慧‧持教大海‧三界法王‧無平等部‧吉祥賢善,但西藏人民簡稱他為昆敦,意即「諸佛菩薩的總匯」。


達賴喇嘛於1935年7月6日,生於西藏東北今青海省的小村莊,俗名拉木頓珠。十三世達賴喇嘛於1933年圓寂後,攝政王到聖湖拉姆拉錯湖,觀看湖中顯出的幻境,清楚看到水裡現出三個藏文字母「An、Ka、Ma」,接著出現一座三層樓高的大寺院,有綠藍色及金色的廟頂,寺院東面有一房子,房前是一座小山,屋緣的綠松石色瓦片十分醒目。後來,攝政王又夢見這棟屋頂有奇形怪狀導水槽,院子當中站著一個小男孩。攝政王相信An字母暗示「安多」(Amdo),就在拉薩東北方,所以靈童尋訪團就出發了。


尋訪團抵古木寺時(要三個月旅程從拉薩出發),他們直覺相信如果An字母暗喻安多,Ka勢必就是古木(Kumbum)寺,而它的確是三層樓,且有綠藍色屋頂,尋訪團只須找出那座山及有特殊導水槽的房子,所以一行人開始巡訪附近村落。當他們看見拉木頓珠家的屋頂上結瘤的杜松木幹時,即確定十四世達賴喇嘛就在附近。


儘管尋訪團已有定數,但仍隱秘行事,並再三確認。他們帶著許多十三世達賴喇嘛的個人物品,混雜了一些他沒用過的相似物品,向一歲多的拉木頓珠試驗,而這小男孩總能無誤地認出,並說:「這是我的!這是我的!」


當時的拉木頓珠正在牙牙學語階段,只會幾句西寧話,當他與尋訪團成員對談時,竟然用流利拉薩方言回答。尋訪團問他來自何處?哪一所僧院?他回答:「哲蚌寺的果芒札倉。」尋訪團確定十四世達賴喇嘛找到了!


1940年冬季,舉行坐床大典,拉木頓珠嗣位為達賴喇嘛,成為西藏人的精神領袖,不久便剃度為沙彌。依照傳統,他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菩薩,實義為「正覺的勇者」是一位將要證得正覺菩提的勇者,他選擇留在娑婆世界以繼續利生的事業,而不是為求自己的解脫。觀世音菩薩化現為西藏的達賴喇嘛,為眾生而奉獻自己。


六歲時,在拉薩的布達拉宮和夏宮接受教育。他的學習課程涵蓋五個主要及次要學門。主要課程包括:因明學、西藏藝術與文化、梵文、醫學、以及佛學。佛學最重要也最難,所學的是五部大論:現觀莊嚴論、律經、俱舍論、入中論、釋量論。主要課程被稱為「五明」,而次要學門被稱為「小五明」,分別是:修辭學、詞藻學、韻律學、戲劇學、星相學。


達賴喇嘛與生俱來的聰慧,學習快速。他在二十五歲時獲得第一等格西學位相當於「佛學博士」的學位,這學位的取得必須先通過西藏三大佛寺:哲蚌、色拉和甘丹寺的初試,然後於正月,在拉薩大昭寺例行的祈福法會中通過最後的考試才能取得。







快樂在哪裡?

享受快樂從關心他人起

在達賴喇嘛曾經說過:「從事心靈層面活動這件事沒有任何神秘性。

它只是要大家把心裡對別人的關懷表現到行動上。

只要你誠心,

持之以恆地這麼做,那麼一點一點、一步一步地,

你就能夠慢慢地重整自己的習慣與態度,然後少想一點自己狹隘的事物,

而多關心他人。這麼做,你將會發現自己享受到了和平與快樂。而達賴喇嘛,就是第一位享受此利益的人。



日本知名作家大谷幸三形容達賴喇嘛「眼睛富於表情,認真聽人說話時發出令人敬畏的光芒。

當他想到什麼有趣的比喻時,會突然變成一副頑童的眼神。

他的姿勢常把重心放在左右的一方,視線經常盯住講話的對方。

他整個面貌表情變化之多,令人驚訝。他雖是一個人,卻能讓人覺得好像面對數百個人一樣。」

所以《入菩薩行論》裡說「遭遇任何事,莫擾歡喜心」 。






赤子之心

達賴喇嘛平時在每一個公開的場合中,總是盡力讓自己顯得很平凡。比如說,面對照相機時,他也許騎在健身腳踏車上,或者頭戴棒球帽,甚至讓他刷牙的照片公諸於世。他會從後面重拍你的背並把手臂繞在你的肩膀上,或在高僧會議上公然地打呵欠。他時常跟舉世頂尖的科學家、思想家、宗教領袖和政治家座談,並把話說到他們的心坎裡去;他對福音書開示的深度和甜美,使倫敦的基督徒感動得流下淚來;義大利某大城的市長因見到達賴喇嘛而當場歡喜大叫;愛嘲諷的記者,因他的坦率而折服;而物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也為他的聰明才智所振奮,對他留下深刻印象。

達賴喇嘛認為悲心就是身體力行,不論是那個層次:政治、宗教、社會或是個人,絕不遲疑!在街上遇到一個喝醉的人,步履踉蹌的走過他的身邊,他會對他合掌彎腰;在漫長的正式演講會中,他會不顧演講地與坐在前排的小孩眼神交會;也會設法走向長廊的另一端加持坐在輪椅上的婦人。

儘管他一直都是世人注目的焦點,為數百萬的人所尊敬,達賴喇嘛還是很歡喜的過他簡單的比丘生活。他每天早上四點起床,然後開始一個半鐘頭的禪修和祈請文。坐在他的禪座上,雙手擺在大腿上,拇指相觸,開始發威猛的誓願,願他每一個身語意的行為皆能利益他人。他說:「藉此方式,能讓你的一整天過得都很有意義。」早課結束後,他向佛陀頂禮,然後開始有意義的一天。





引用
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dalaimaster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