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華三會這是佛教的未來事件,意思是說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,彌勒菩薩就會在這個世界成佛,因現在尚未成佛,.所以稱為「當來下生彌勒尊」,這是指彌菩薩將來下生到這娑婆世界後的傳道法會,會有壯盛大的三場盛會(即三轉法輪),稱為「龍華三」。




   而為何稱作龍華三會」?是因為因彌勒佛當來下生成佛,是在龍華樹下,亦猶現在的釋迦牟尼佛的菩提樹下證果一樣。其樹名龍華者,言其枝幹高大如龍盤空,且能開燦爛之華,結豐碩之果。言三會者,亦與釋迦牟尼佛的三轉法輪相似




    其轉第一次法輪,遇彌勒佛聽經聞法授記度脫者,是龍華初會;經若干時期,有若干眾生,又聞彌勒佛說法而得超凡入聖者,是為龍華二會;到最後一會,則大轉法輪,凡為彌勒佛所度之機,皆度盡無餘,是為龍華三會其實,彌勒佛當來下生人間說法何止這三次呢?不過是指大會而言。從這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會中,由聽聞正法,依教修行,而得證果的無量無邊眾生,是謂龍華證果。




    於是就有諸多眾生想趕赴「龍華三會」以求解脫。但是因法會殊盛莊嚴,必須具備一些基礎才行。以下是一種說法




    依彌勒上生經和下生經等所說,彌勒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此界授記成佛的弟子,他所教化的世界,亦是釋迦牟尼佛所化的世界。故現在的人,應當依現在本師釋迦牟佛的教法而修行,亦如將來世界的眾生,依將來世界教主本師彌勒佛的言教而修行一樣。釋迦佛曾將其未曾度盡的眾生,皆付囑於當來下生的彌勒佛,故現在的人,凡是在釋迦佛法中生關係者,皆已與彌勒佛發生關係,將來龍華三會皆得授記作佛。




    但是龍華有三會,到底怎樣分判呢?解答這個問題,就是釋迦牟尼佛法中發生關係有深淺、大小、勝劣而使然了。其關係深大而勝者,則赴初會;其次則赴二會;其淺而劣者則赴三會。是則雖說人人皆可赴龍華三會,而勝者精進赴初,劣者懈怠落後,其時間之長短,功果之大小,則不可不區別了。




    其在釋迦佛法中,由深刻的了解而起堅固的信仰,如大乘起信論說的起大乘正信之心,修大乘六波羅密行,即得大乘菩薩之果。六波羅密即六度,布施對治慳吝,持戒治惡業,忍辱對治瞋恚,精進對治懈怠,禪定對治散亂,智慧對治愚痴。若論其為男女、老幼、富貴、貧賤,倘能於釋迦佛法中起大乘正信心,修大乘六度行,則此生臨終,必得上生兜率內院,親覲彌勒如來,依教修行;將來亦隨彌勒如來下生,聞法起行,而得初會證果。




    那麼,如何是初會不證果而待二會證的呢?是由於釋迦佛法中亦能起決定信心,皈依三寶,雖不發大乘心,修六度行,而因信仰決定,樂善好施,守持三皈五戒,由三而對佛教三寶起信仰心,而成為三寶弟子,由遵持五戒成為人類中的有道德者,而於二會亦得聞法修行,超凡入聖。




    凡與佛法稍生關係者,如偶起一念善心、歡喜心,或舉一手、低一頭,乃至於遊嬉中無意生關係者,如人寺瞻禮佛像,念一佛,誦半偈,無論其為見聞佛法僧三寶者;至或見三寶生不信心、不願心、輕慢心者,亦由此而和佛法發生關係;若信不信,若敬不敬,凡在釋迦佛法中生關係者,皆已為佛所付託與彌勒者;將來皆能赴龍華三會,授記作佛。




    雖人人皆得為將來龍華三會之眾,而在彌勒佛未下生之前,尚須經歷長久的空間和時間,似乎渺茫,我們將賴何為依住呢?這有一個最切近的方法,在彌勒上生經說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,聞已歡喜恭敬禮拜,此人命終,如彈指頃即得往生」。就是現在釋迦佛法中聞是菩薩名字,知其在兜率內院說法,發願身心皈依,為其攝受,則此生臨終必得上生內院,見佛聽法,是為最切近而現身得著歸宿的方法。同時,將來亦得隨彌勒佛下生而授記作佛,故上生經又說:「如是等眾生,若淨諸業行六事法,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,值遇彌勒,亦隨彌勒下閻浮提,第一聞法,於諸佛前授菩提記」。

 

 

 

參考資料 http://buddhayana.info/bbs/cgi-bin/topic.cgi?forum=10&topic=142&show=75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