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塑化劑風暴愈演愈烈,就連多款兒童保健食品也淪陷,導致先前在不知情下餵「毒」給孩子的家長心急如焚,小兒科醫師潘俊伸就碰到一名媽媽


2歲兒求診,原來是孩子服用含塑化劑的益生菌已逾半年,所幸經過抽血和超音波檢查後,睪固酮濃度、睪丸大小皆無異常,建議隔半年至1年後再做追蹤檢查。主婦聯盟消費品質委員會主委莫凱均指出,塑化劑為環境荷爾蒙一種,建議日常生活中應少用塑膠製品,減少接觸機會。

保鮮盒變霧應丟棄


莫凱君主委表示,應少喝飲料,多喝開水或自榨新鮮果汁,並減少使用塑膠容器,包括不用塑膠杯改用陶瓷或玻璃杯、水壺選不鏽鋼、微波便當盒選玻璃材質,並盡量少用塑膠保鮮盒、塑膠袋裝食物,如要用也應避免裝燙、鹹或酸類食物,否則易使塑膠變質、釋放毒素,若一旦發現保鮮盒表面霧霧、白白的,應立即丟棄別再使用,另保鮮膜也盡量少用。 潘俊伸 醫師提醒,顏色鮮豔的塑膠玩具,大多含大量塑化劑,若表面掉漆幼兒可能吃入,最好別買。


會使男女童雌性化


潘俊伸醫師提醒,針對可能含塑化劑的5大類食品,包括運動飲料、果汁、果醬果漿、茶飲、膠錠粉狀食品,除非確認檢驗合格,否則不要買給孩子吃;因過量塑化劑會改變人體雌激素濃度,產生類似雌激素作用,影響正值發育的幼童、青少年,如使男性睪丸、陰莖萎縮,女性乳房提早發育等,但少量的塑化劑可被人體排出,除非每天持續服用且時間長達半年以上,才需安排進一步檢查;若斷斷續續服用,不須過度恐慌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心升 的頭像
    心升

    mindriser的部落格

    心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